網站地圖

膠彩

顧名思義便是以「膠」為繪材的一種畫法。

其實,「膠材」一詞是到二戰後才確定的,由「膠彩畫之父」林之助先生定名,原先名稱有重彩畫、岩彩畫、日本畫、東洋畫等。原料主要是動物膠質及顏料,而顏料又分為岩繪具和水干顏料等,以及其他加強或改變表現效果的素材,上色工具也相當繁複,因而所費不貲,以較不為大眾化。其優點包括能保存較水彩久,不易褪色、發霉等。

定義:

「舉凡是用膠液(如牛皮膠、鹿膠、魚膠等)作為媒介材,調兌礦物質顏料、碳酸鈣水干顏料、植物顏料以及金屬性顏料(金、銀、銅、等)所繪製的作品皆稱之為膠彩畫。」此為已故的林之助教授,於一九七七年將「膠彩畫」公開定名並提出的意涵詮釋。

圖片來源:墨兒藝術中心

歷史

1.中國古代(遠古~隋唐)

在新石器時代便已懂得運用膠調入礦石或泥土的方法來作畫。可見中國在新石器時代已有如同當今膠彩藝術中,使用色土或礦石混合膠質的繪畫材料之雛形。隋唐時代是丹青藝術的極盛時期,晚唐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屢用「丹青」代表一種和膠彩十分相像的藝術。這是中國畫史畫評中,對繪絹、顏料、用膠、用筆的一篇最早最具體的記述。

2.中國古代(宋~清)

宋徽宗時期為中國繪畫史上輝煌的時代,各種不同的畫風,技法並存,但膠彩畫在此時逐漸沒落,無法與後起的水墨畫相抗衡。
到了元末,水墨畫成為主流,導致元、明兩代是膠彩藝術式微的時期。清初、盛清時節,因國力強盛經濟繁榮而有復甦的跡象。雖受到士大夫的貶抑,然而這種畫風不僅在宮廷流行,更影響到民間年畫。直至鴉片戰爭後,國勢日漸衰弱,水墨畫才又逐步成為主流。

3.日治時期

台灣藝術一直到清末才開始萌芽,並在日治時期逐漸發展,其發展與日本殖民統治文化與教育環境的殷發,有一定程度的關係。其中大部分的畫家多半經由當時的公學校及中學的美術課程萌發其在繪畫方面的專長與興趣。而這些第一代的台灣畫家們,更於台灣總督府在一九二七年開始仿效日本官辦美展所舉辦的「台展」中屢屢獲獎。在當時入選台展的畫家多數是日籍畫家之非公正的常態之下,卻有年僅十九歲左右的青年畫家:陳進、林玉山、郭雪湖等三位台籍畫家入選,因而引起了當時畫壇上極大震撼,並將三人譽為「台展三少年」。這些優秀畫家除相繼創作出多許傑出的作品外,更不吝將畫藝相授於有志之徒,進而促成台灣膠彩畫的蓬勃發展。

4.現代台灣

從一九二七年「台展」創設後,一批東瀛學院教育出身的新生代畫家,成為當時畫壇間反摹古畫風的寫生畫新運動的倡行者,而這一股澎湃的發展,直到「省展」將「東洋畫部」改名為「中國畫部」才產生了動搖。戰後,大批來自中原的保守派水墨畫家,於擔當省展評審職責間,發生了持續將近十餘年所謂「正統國畫」的爭論,往後人才的培育更因此出現了長達數十年的斷層。一九八五年東海大學美術系,邀請了畢業於日本武藏野美術大學的林之助教授為膠彩畫課程授課,台灣膠彩畫的學院教育至此才算正式起步。民間膠彩畫的推廣 如省展、各縣市美展等官方及民間社團等主辦之美展,以及「台灣省膠彩畫協會」、「台北市膠彩畫綠水畫會」等均陸續結集了在台灣各地的膠彩畫同好,經由公開競賽活動提供舞台,或每年以聯展的方式相互觀摩,作為鼓勵創作的機會,達到提升膠彩繪畫藝術創作水準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