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風格--時期

(一)早期之學習過程(一九○七至一九三五年):

影響:

1.家中所陶冶的閨秀性格及仕紳的書香氣息
2.台北第三高女鄉原古統先生—賞識其繪畫天分,安排其至東京女子美術學校就讀
3.留日期間結城素明及遠藤教三兩位先生—奠定其膠彩畫厚實的基礎
4.畢業後,鏑木清方先生--絕美清豔的畫風,在人物形體神態描繪上更進步

代表作品(入選「台灣展」東洋畫部):<姿>、<罌粟>、<朝>

Pictures Source:

https://lynn1210.tian.yam.com/posts/38927168

姿
罌粟

(二)展現的閨秀含情之眼(一九三六至一九四四年):

影響:

1.此時期是陳進繪畫之自我風格成立時期。畫風以人物仕女畫,中國文化,花朵,和家人作品為主(父母,姊妹),繪畫中著重細節,重視女性風格和姿態,充分展現台灣傳統的閨秀精神及形象。 這些畫作在細緻的描繪中,無形地投射出作者自我之涵養氣質,也是她找尋人世美的忠實記錄(表現出台灣仕紳家庭的生活面貌)。
2.生下獨子後,陳進的畫作就以小孩及母愛為主,充分表達自己的家居天倫之樂。

代表作品:<合奏>、<化粧>、<台灣之花>、<香蘭>

 

合奏
化妝
香蘭

(三)由閨秀到慈母(一九四五至一九六六年):

影響:

1.台灣光復後,帶來西方女性的自我風格,被陳進所注意
2.隨著許多大陸畫家來台,台灣的畫壇產生「日本畫---中國畫」之爭。陳進所繪的日本畫,被認為非中國畫,在此論爭壓力下,陳進短暫轉而以傳統筆墨法來創作。此時期陳進內心也遭受極大的挫折與低潮。
3.陳進結婚成家,畫作中多流露身為妻子和母親的幸福,也從其中找到自己作畫的動力及初衷。

代表作品:<嬰兒>、<婦女圖>、<花>與<農繁期>(第五、六屆省展,以水墨作畫)

嬰兒(富有自我感情)
婦女圖(時髦的女性)

(四)長者慈祥之眼(一九六七至一九九八年):

影響:

1.興辦了個人膠彩畫展,卻因過度疲勞,為胃疾所困而入院修養五年。因緣際會下在病中創作了宗教畫作<釋迦行誼圖>。<釋迦行誼圖>的人物刻描極度需要體力與精神,因此成為陳進最後一件細膩創作,也為畫壇留下值得紀念的佛傳圖。
2.一九七六年,其子成家赴美留學,陳進隨著參訪美國,並留下許多寫生風景畫。
3.此時身份由母親升格作祖母,透露出來長者祖母對孫子的關愛心情

代表畫作:<母愛>、<兒童世界>、<釋迦行誼圖>

 

母愛
兒童世界

風格--創作

中國裝飾

陳進的畫作十分重於捕捉生活中的美。有些看似平凡,卻都是生活中的題材。其中中國式的衣裝,家中背景,也是一大特色之一。在日本的高壓統治下,彰顯台灣蓬勃的民族性,融合文化為自己的民族發聲。

●代表畫作:
1935 悠閒、1947 萱堂、1976 母親、1982 古樂

花卉

綜觀陳進一生,除了寫生,一直以仕女,親人為題材,偶爾穿插花卉作為點綴。而花卉,卻也成為陳進一類很獨特的畫風,透過不同的姿態,穿插著花卉的特質,也凸顯自己的心境。而其中一件作品<玉者香>,更凸顯了堅毅的自我,冷靜而理性的典雅莊重,帶來截然不同的氣息。

●代表畫作:
1955 月下美人、1956 夜梅、1963 薔薇、1968 香蘭、1971 玉者香、1972 菊花、1979 洋蘭、1982 百歲蘭

閨秀仕女

陳進以女性終生所扮演的角色為題材的一系列人物畫。從含蓄的閨秀到嫁做人婦到為人母親,祖母 使中國文化躍上紙面,並喚起新時代女性的另一種美感。

●代表畫作:
1927 姿、1928 野分 蜜柑、1930 若日 其頃 化妝、1931 傷春、1932 芝蘭之春、1933 含笑花、1934 野邊 合奏、1935 手風琴 悠閒
1936 樂譜、1940 編織、1941 或日、1944 靜思、1947 持花少女、1982 古樂

為人母及祖母

作品更添溫馨和不言而喻的對孩子的濃濃期盼。

●代表畫作:
1950 嬰兒、1951 小寶寶、1954 小男孩、1955 洞房(婚姻)、1976 母親、1983 佳日 紅衣(兒婚)、1984 母愛、1985 母與子

佛教畫作

莊嚴慎重中,帶著陳進的智慧及溫柔。

●代表畫作:
1960 毘沙門天、1964 佛祖、1966 觀世音、1965~1967 釋迦行誼圖之一~十

旅遊畫作

將生活中的所有特別感觸表露無遺。

●代表畫作:
1973 西雅圖秋色、1977 夜富士、1979 北港媽祖廟、1980 聖安東尼遊河(美)、1981 紐奧良所見、1982 阿拉模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