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11/29/2022

達人專訪

 

林嘉澍 老師訪談

林嘉澍先生-大學講師、台灣文史古蹟導覽講師、德國導遊協會專屬鐘錶講師、歐洲線資深領隊,出身板橋林家。林先生為台灣歷史古蹟研究者林衡道外孫與傳人。多年來致力台灣古蹟文史的推廣與導覽,希望引領更多人認識台灣的歷史文化與傳統建築。擁有三十年領隊經歷,走過五大洲八十國數百座城市,其豐富經歷宛如一座行動圖書館,帶著台灣記憶導覽巡禮城市光景。

3-4-01

3-4-02

 

林嘉澍老師訪談
一、 請問林老師,您是如何認識李教授?(美鋐)

我的外公林衡道,人稱「古蹟仙」,是台灣很著名的古蹟權威。李教授在數十年前是我外公的學生之一。我在考高中的時候,很不愛讀書,每天在家裡都想打電動、看電視。外公把他寫的一套書叫「鯤島探源」放在我的書桌上。這套書曾得到國家文藝獎的書,是台灣歷史文學、報導文學裡面最高的一個榮譽。我翻閱之後發現都是在描述家裡附近建築物及街道的由來,越讀越覺得有趣,四冊書在不知不覺中就讀完了,這四冊書讓我感覺到還有很多延伸的知識想要探索,啟發了對傳統建築的興趣。其後還想要再閱讀衍伸出很多其他知識的書,心也靜下來了。

考上高中 的那個暑假,外公買了腳踏車給我騎去四處看看阿公書上寫的古蹟,從圓環、大稻程、大龍峒。接著外公讓我騎去新莊,接著到桃園看景福宮雕梁畫棟, 當晚阿公幫我打電話讓他借宿在景福宮,接著騎到台中,一路上騎了十七天騎到高雄,這是我一生中第一次的古蹟之旅。

我發現我對整個廟宇的結構完全不懂,這時候阿公拿一本「傳統建築入門 」,是文建會當年歷史叢書的小冊子給他。這本書的作者就是李乾朗教授。這本書裡面把所有建築的細部名稱寫得非常清楚,我在這本書裡第一次知道斗拱、飛簷、彩繪、石雕等建築系細部構造。這是我在大約十五歲,第一次知道李乾朗教授。

隔一年高一的時候,有一天回家看到李教授正跟阿公在討論一個古蹟的保護,我立刻去取出「傳統建築入門」的小冊子請他簽名。李教授非常驚喜,十七歲的孩子對傳統建築竟然有這麼大的熱情和喜好,所以送我很多書。這就是我跟認識的經過,也開啟了我對台灣的古蹟認識的另外一扇窗。

 

二、 請問林老師,李教授給您的啟發?(雨蓁)

李乾朗教授常常會拿書跟我分享,雖然書本的種類包羅萬象,但透過教授給的書讓我對傳統藝術美學文物更加洞悉了解,這兩年因為疫情的關係,生活不再是世界各國到處飛,李教授每三天就叫我去他的工作室,聽著李教授說書,幫忙整理教授的研究紀錄,當我遇到盲點時,李教授會帶我去走讀,李教授博學多聞且待人謙虛有禮,所以李教授啟發我的不只是學問知識還有待人處事。

3-4-03

3-4-04

三、 請問林老師,您多年的走讀經驗,在古蹟保存,生活執行上給年輕人的建言?(弈嘉)

首先,少看手機、多讀書。目前我在大同大學與世新大學講解歐洲觀光和台灣歷史導覽這兩門課,並且繼續修讀博碩士學歷。上課時,我發現現在的大學生聽到台灣古蹟就趴下來睡覺,不願意跟著老師出去看古蹟,他們覺得看古蹟就等於吃小吃、拍網美照,古蹟教育完全失敗,只是為了學分,這是因為上一代不懂古蹟,也不注重古蹟教育,不懂故鄉、不懂古蹟,如果到了國外,就無法展現我們的軟實力。因此,我給年輕人的忠告是每星期放下手機兩小時,翻翻李教授或是我阿公林衡道先生寫的書,或是有興趣的話,去古蹟走走,體驗古蹟和故鄉的連結,和民族的關係,這樣才能建立起民族意識,大部分參加走讀的多是退休人士,但年輕人更需要走入古蹟,體驗台灣古蹟小而精緻的美感。

 

四、 請問林老師,從您過去的經驗,學校應如何推廣對古蹟建築的認識與保存的理念?(䕒誼)

學校要推廣學生對古蹟建築的認識與保存理念,第一步必須要推廣師長們對古蹟的重視性。現在有非常少數的老師以及家長們願意花時間帶著小朋友認識古蹟建築。除了需要花費許多時間之外,老師也須背負著很大的責任帶著學生出去實地訪查。因此,想要對年輕的世代推廣古蹟維護的理念,最重要的便是師長們要願意帶領他們認識古蹟的保存。

 

 

五、 請問林老師,有關文化資產保存,對政府單位,您有何建言?(定澤)

據我了解,我們政府從民國 71 年 05 月 28 日發布文化資產保存法,至今將近40年,每一種文化的保存方式也從很多部門分別管理其中的一小部分到統合由文化部門來完全管理負責,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但是對於將要成為古蹟或建物的所有人而言,他將面臨資產被凍結的困擾,這時我們偶而會聽到這個古蹟會突然失火而感到惋惜,其實這個問題是經濟問題,如果政府能夠提供足夠的誘因來使民眾樂意將自己的文化資產變成大眾的文化資產,相信以上的悲劇會減少很多,我們的文化資產也會更加多樣和豐富。

 

六、 請問林老師,您也是非常有名的歐洲深度走讀專家,可以分享您在歐洲與台灣在地走讀有何不同的感受?(仁華)

身為一位歐洲走讀專家,我對台灣和歐洲走讀的不同有很多的見解。在歐洲可以看到各個國家的建築風格,是對視覺和心靈的刺激,百看不膩,舉例來說,到了維也納,看到哈布斯堡王朝宮殿中,近五百年收集的藝術品、站在布拉格廣場,轉一圈可以看到一千年來建築的演變,簡直是活的建築博物館。雖然來到歐洲可能會震懾於其建築之美,但不能深入了解的機會並不多,還不如平時多多翻閱相關書籍,多讀有關哥德式建築、巴洛克藝術的書,拿來和台灣的建築做多方比較,便能獲益良多。雖然在台灣從北到南有個時空限制,四百年的歷史中,會比在歐洲狹隘,但我們能夠隨時隨地看到我們的文化資產,更細緻的看到每個廟的建築構件,這是我們生活在台灣擁有很珍貴的機會。

 

3-4-05

3-4-06

研究結論

走遍歐洲歷史悠久的城市,林老師閱歷豐富、見識寬廣,能夠訪問到林老師是我們榮幸。在訪談中,他侃侃而談,用著樸實、幽默的方式,跟我們講述他的生涯啟蒙、走讀經歷、以及許多個人觀點,我們也透過了這次訪問,更加瞭解了林老師眼中的李乾朗教授。

俗話說得好:「名師出高徒。」這句話完美體現在李乾朗教授和林嘉澍老師的師生情誼上,在訪問林老師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了林老師對李教授的尊敬與感謝、從林老師的話語間,我們看到李教授,是如何間接的帶出林老師對於人文歷史的熱忱。而這股熱忱,是林老師成為一位走讀專家的重要推手。而李教授備受尊崇也不是沒有原因的,就像林老師所說的,李教授博學多聞,但從不藏私,非常願意分享自己對於古建築研究的的心得與收穫,無論是贈與林老師關於傳統藝術美學文物的書籍,或是在林老師遇到盲點時,像個指北針似的指引他。

被李教授啟蒙後,林老師在旅遊導讀的天地自己闖出了一片天,閱歷也在一段段旅途中不斷增加。他了解到,歐洲和台灣的歷史,各有自己的特色,歐洲的歷史令人震撼,具有歷史價值的建築和藝術品,使人看了眼花撩亂,可這並不代表歐洲的歷史比台灣更優越,生長在台灣的我們更應該珍惜這個機會,多了解在地的文化資產。而林老師也根據自己的心得,分別給出了對年輕人、學校、和政府單位的建議:林老師認為年輕人要放下手機,主動地了解這些代表我們文化的古建築,隨時也可以像年輕的他一樣,翻閱相關的書籍,增加自己對文化的了解;他覺得學校要扮演好宣導的角色,向莘莘學子推廣古蹟維護的理念;至於政府單位,他認為要鼓勵民眾將台灣的文化資產變成大眾的文化資產。這些建言非常寶貴,值得被正視並採納。